在中国,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企业所得税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,旨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。以下是2023年最新政策要点及申报材料要求:
一、加计扣除比例
一般企业:
按实际发生研发费用的 100% 在税前加计扣除(例如:发生100万元研发费用,可加计扣除100万元,合计扣除200万元)。
制造业企业:
自2023年1月1日起,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 120%(如100万元研发费用,可加计扣除120万元,合计扣除220万元)。
科技型中小企业:
2023年仍适用 100% 加计扣除,但需关注后续政策调整。
二、适用条件
活动范围:需符合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》或财税部门规定的研发活动。
费用范围:包括人员人工、直接投入、折旧费用、无形资产摊销等(详见财税〔2015〕119号文)。
三、申报材料
企业需留存备查以下资料,无需报送税务机关(但需在汇算清缴时填报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》A107012):
基础资料:
自主/委托/合作研发项目计划书(需立项决议文件)。
研发费用辅助账或专账(按《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》归集)。
研发人员名单、工时记录等证明材料。
专项资料(根据项目类型):
委托研发:需提供合同及受托方出具的研发费用明细。
合作研发:需提供合作协议,明确费用分摊方式。
集中研发:需提供集中研发项目费用分摊表。
其他:
研发成果证明材料(如专利、技术报告等)。
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补充说明(如差异说明)。
四、注意事项
负面清单:烟草、住宿餐饮等行业不得享受。
申报时间:预缴时可享受(需提前归集资料),汇算清缴时最终确认。
追溯期限:符合条件但未及时申报的,可追溯3年。
五、政策依据
财税〔2015〕119号、财税〔2023〕7号等文件。
建议企业结合自身行业和研发项目,提前规范费用归集并咨询税务专业人士,确保合规享受优惠。政策可能随年度调整,需关注财政部或税务总局最新通知。